EN
新闻中心

水哥王昱珩探访自然“对话”珍稀树种 《大国之树》疗愈上线

发布时间 : 2025-07-15 09:46:24

  由腾讯新闻出品、中国农业银行独家冠名播出的《大国之树》◆◆■■,通过★◆★★■■“在年轮中寻得意义”的核心表达,带观众走进了纷繁丰富的森林世界,向大家呈现了专业友善的科研人员与自然对话◆★、读懂树木智慧的过程,更在一个又一个有意义的人文故事挖掘中,传递出真正的大国格局◆■★■◆。

  原来,相较于陆地生态系统的一千多万种物种,林冠的物种可以达到三千万种◆★★,这也是它被称为地球第八大洲的原因。同时,《大国之树》也有十分生活化的有趣科普◆■★■,例如,在树上生长的兰花,作为附生植物是喜光的,但不少人会以为兰花需要避光,这样的认知其实与自然规律相悖,王昱珩也表示自己在家把兰花放在光弱的地方养植是错误的。

  和他一样在植物世界中潜心研究、发光发热的,还有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工程师董金龙■◆。在《大国之树》中,董金龙通过★◆■◆“驾驶◆◆”塔吊■■■,将王昱珩成功送到垂直高度八十一米处的位置,近距离观察与了解林冠生态学。除了操控塔吊这样的技术型工作,他还用将近十年时间收集到200多个种子◆◆◆◆★,在长期的雨林动态监测中收获了生活与工作的乐趣与平衡。“对大自然的了解可能需要很多人的一辈子,我希望我能搞清楚”,董金龙用质朴简单的表达◆◆◆★,倾诉着探索自然生态的热爱与憧憬■◆■。

  望天树作为中国一级保护植物◆■★★,是中国热带雨林特别标志性的顶级树种■◆,也正是因为望天树的发现■◆,才让国际认可中国存在热带雨林。王昱珩此行来到云南西双版纳,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生态站常务副站长卢华正的讲解下◆◆■■■,对珍稀濒危树种望天树有了全新的认知★◆■,同时也带领观众们走入这“了不起的大树”背后,了解到大国文化故事。

  《大国之树》以纪录片的形式,将内容视角触达乡村林间■◆■◆,不仅展现了原始的自然魅力,也带来了无数默默付出的科研人员的故事◆★◆■★。已85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裴盛基,就曾在1974年亲自带队前往考察望天树,最终成功采集标本,并于1975年成功鉴定■◆★,这一举措也真正向外界证明了中国存在热带雨林。裴盛基老先生还在《大国之树》中分享了自己与一棵樱桃树的命运故事,19岁时在碧罗雪山草地行走陷入软沼泽,最终在队友帮助下借助附近的樱桃树枝条成功脱险,他也因此感慨“这辈子交给植物了”。

  望天树是中国存在热带雨林的重要标志,其本身在雨林中形成的小型生态圈也像是人类社会生存圈缩影。《大国之树》借由植物的智慧◆★,诉说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,立意新颖■■★★◆◆。

相关新闻

2025-07-15

今日新闻头条_最新最近头条新闻_今天新闻头条评论-闽南网

2025-07-15

特朗普就俄乌冲突向俄罗斯发出最后通牒

2025-07-15

时政要闻 - 中国日报网

了解更多